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 沈越云儿 > 第三百一十六章 见解

达摩祖师说道道:“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必须要长时间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听了达摩的教诲,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诚意和决心,慧可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咔嚓”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随后,慧可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自己鲜血淋漓的左臂,围绕达摩面壁洞转了一圈后,仍侍立于被鲜血染红的雪中。

达摩被慧可的虔诚举动所感动,说道:“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不惜生命,为法忘躯。而今你为了求法,也效法诸佛,砍断自己的手臂,这样求法,必定能成。”

这就是佛家众所周知的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李哲听到中年男子给旁边的人解释是,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一拍大腿,惊呼出声。

“一惊一乍的你搞什么啊。”中年男子被李哲的动作和声音吓了一跳,李哲的声音有点大,人群中众人本来还在揣摩见空大师话语中的禅意,此刻听到李哲的惊呼全部加目光转向了他。

场中论道的两位大师也被李哲这一声惊呼给惊动到了。

苦无大师看了看李哲,说道“这位施主,你听了老僧两人的辩论,有什么看法吗?”苦无大师一脸的慈祥模样,给了李哲一个鼓励的笑容。

“额,学生有一些个人的见解,说出来怕让众人笑话,更不敢在两位大师面前班门弄斧。”李哲听了苦无大师的话,颇为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

“这不足为虑,佛祖曾说过,众生皆佛。其实是说我们众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佛,每个人都有自己看的见解,这根本就没有高低之分,请小施主不要拘束,但说无妨。”空见大师看着李哲,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在两位大师面前班门弄斧了

,将我的见解说说,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两位大师指教。”李哲双手合十,向着两位大师行了一礼,说道。

李哲向着两位大师行了礼之后,抬头看着两位大师,停顿了一会儿,在心中整理了之下自己的语句,便开口说道:“刚刚苦无大师说了,达摩面壁,背向断臂求法者。苦无大师这里说的断臂求法者,从狭义上来讲,指的是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因为达摩面壁不说法,不传法,只有二祖慧可得到了达摩的传承,所以说达摩面壁背向二祖。”

人群中那位知识博学的中年男子,看着李哲,问道,“既然你说了狭义上的,那么岂不是还有广义上的解释。”

李哲看着中年男子,笑了笑,说道,“当然了,我认为从广义上来讲,苦无大师说的达摩面壁背向断臂求法者,这里的断臂求法者指的应该是有佛缘、有大毅力之人,所谓法不传六耳,佛度有缘之人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李哲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苦无和空见两位大师,两位大师都闭着眼睛,面态祥和,仔细的听着李哲得话,李哲看着两位大师的反应,这才继续说道:

“佛家讲究因果缘分,讲究前世今生。今生种下下什么因,自然来生就会结什么样的果。达摩祖师面壁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求法,达摩祖师禅定修身,是为了通过禅定来找到心中的法,枯坐禅定,需要恒心与毅力,这就是因。有因就有果,面壁禅定,背向是为了什么?这就是为了找到合适的有缘人。就是背向断臂求法者,所以达摩祖师找到了二祖慧可大师,那么达摩祖师自然要面向断臂求法者传授大乘佛法,而这就是果。所以达摩面壁,背向断臂求法者,面也向断臂求法者。”

其实李哲说的道理很简单,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经常做的一些事情。

就举个例子来说吧,就像是我们平时回家上楼一般,我们上楼之后,必定会下楼,这上楼是因,而下楼则是果,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好

一个因果说,小居士真是有佛缘之人。如果小居士得闲有空的话,不妨坐下来与我两一起,一起谈谈佛法。”空见大师抚了抚长须,哈哈大笑道,向李哲发出来了邀请。

“两位大师都是当世的得道高僧,能和两位高僧一起论道,实在是学生的幸运,怎么会拒绝呢。正好学生闲置在家,能和大师一起论道。”

当下一旁的一个小和尚给李哲送上了一个蒲团,李哲道了声谢,双腿盘坐,和两位大师一样,三人坐着,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状。

随着秦宇的坐下,一旁的小和尚开始劝散四周的人群,这几天苦无大师和空见大师每次机锋辩论时,只允许众人围观两人辩论一个话题,便不在允许其他人旁听,周围的人有些经常来的都知道规矩。虽然说是有些遗憾但都还是离去了,至于一些游客倒也不是真对这些感兴趣,因为他们大都听的云里雾里的,根本就听不懂这两位大师的话语,看到有和尚在驱散人群,其他人也都纷纷离开了。

“小居士怎么称呼?”等其他人走远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