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江苏高邮
草根诗人采访最基层
全蔬烘干加工
问候游子漂
六月第一场雨
飘飘洒洒淅淅沥沥
初夏清凉问好
麦田的收割
需不需要雨
诗人的心念起故乡
芒种季节收获金黄
六月第一场雨
端午节之后
为诗人屈原而歌
为六一儿童呼吁
少年中国说
中国强则少年强
少年强则中国强
六月诗雨季节
季节问候六月
行走江湖风云记录
最基层的劳动者光荣
雨落江苏牵挂故乡
不知果园里桃子怎么样
甘甜的滋味家园的念想
2025年6月2日为六月第一场而作
——题记
六月的晨光斜斜地洒在江苏高邮的青石板路上,蝉鸣尚未喧天,这座古老的水乡小城已在晨光中苏醒。\微¢趣`小*说.王· ~已?发′布-蕞`欣′章+截-草根诗人冰阳背着褪色的帆布包,戴着那顶洗得发白的草帽,穿梭在曲折的巷陌间。他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城郊的全蔬烘干加工厂。作为一名始终关注基层生活的诗人,冰阳深知,这里藏着最鲜活的故事,最真实的人间烟火。*躌?4.墈/书_ ¨首\发-
穿过弥漫着淡淡草木清香的乡间小路,冰阳远远望见加工厂的红砖墙。厂门大开,工人们推着满载新鲜蔬菜的板车进进出出,脸上挂着晨露般晶莹的汗珠。他快步走上前,还未开口,一位扎着蓝头巾的大姐便热情地招呼:“是来采访的记者吧?快进来,今天可有的忙了!”冰阳笑着摆摆手:“我不算记者,就是个爱写点东西的人,想记录下大家的日常。”
走进厂房,潮湿的蔬菜气息扑面而来。巨大的烘干机轰鸣作响,传送带缓缓运转,青翠的菠菜、嫩黄的南瓜、鲜红的胡萝卜在工人熟练的操作下,被分拣、清洗、切片,送入烘干设备。冰阳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仔细记录着每一个环节。他与工人们攀谈,听他们讲述每天凌晨四点起床采摘蔬菜的辛劳,听他们分享孩子考上大学的喜悦,听他们诉说对远方儿女的思念。
“我家闺女在深圳打工,已经三年没回来了。”一位正在分拣豆角的阿姨停下手中的活计,眼中泛起一丝惆怅,“她最爱吃我做的烘干蔬菜粥,说能吃出家乡的味道。_j_i*n*g+w`u¢b.o?o.k!._c`o_m*”冰阳默默记下这句话,心中涌起对游子的牵挂。这些全蔬烘干产品,不仅是商品,更是连接游子与故乡的情感纽带。
正当冰阳沉浸在采访中时,天空渐渐阴沉下来。原本明亮的厂房变得昏暗,工人们抬头望向窗外,纷纷说道:“要下雨了。”话音未落,细密的雨丝已簌簌落下,渐渐转为飘飘洒洒、淅淅沥沥的雨幕。这场六月的第一场雨,来得猝不及防,却又恰到好处,为闷热的初夏带来了丝丝清凉。
冰阳走到厂房门口,望着雨中的世界。雨水打在地面,溅起细小的水花;远处的麦田在雨中轻轻摇曳,金黄的麦穗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他想起自己的故乡,此时也该是麦浪翻滚的时节。故乡的麦田,是他儿时的乐园,也是他诗歌灵感的源泉。每到麦收时节,他总会跟着父母在田间忙碌,感受着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
“这雨,对麦子收割是好是坏呢?”冰阳喃喃自语。一旁的老师傅擦了把脸上的雨水,说道:“要看情况。要是小雨,能润润麦子,让麦粒更饱满;但要是大雨,可就麻烦了,麦粒容易发芽,还不好收割。”冰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这些话语认真记在本子上。他的心中,既为故乡的麦田担忧,又期待着这场雨能带来好收成。
这场雨恰逢端午节之后,让冰阳不禁想起了屈原。那个在汨罗江畔投下千古浩叹的诗人,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品格,至今仍在华夏大地上回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诗句在冰阳耳边响起,他仿佛看到了屈原在雨中踽踽独行,为国家的命运而忧虑。此刻,冰阳也希望能用自己的诗歌,传承这份精神,为时代发声。
同时,冰阳又想到了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在雨中,他默默许下心愿,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都能茁壮成长,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六月,是诗雨的季节。雨水浸润着大地,也浸润着冰阳的心灵。他继续在雨中行走,记录着基层劳动者的故事。他看到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披着雨衣,依然坚守岗位;他看到环卫工人冒雨清扫街道,只为让城市保持整洁;他看到农民在雨中查看庄稼,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这些平凡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的美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