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间隙,他们直起腰,望着眼前大片金黄的麦田,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此时的他们,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坚信通过努力和团队协作,一定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任职期间,二木的组织才能与责任心展露无遗。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黄河水面,反射出粼粼波光时,二木已率先抵达田间地头。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组员工作,从播种的细致规划,到施肥的精准把控,再到灌溉与收割的合理调度,每一个环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在他的带领下,三小组的生产效率远超其他小组,粮食产量连年递增。
有一年,罕见的旱灾侵袭这片土地。黄河水位下降,原本肥沃的农田干裂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缝隙,农作物在烈日炙烤下奄奄一息。二木心急如焚,带领小组的成员四处寻觅水源。沿着黄河的支流,他们翻山越岭,终于在离村子较远的一处山谷中,发现了一条干涸的河道。在河道深处,还有一些尚未干涸的小水洼。二木立刻组织大家,用桶、盆等工具,一点点地将水舀出,再不辞辛劳地运到田间灌溉。在他的不懈坚持下,三小组的庄稼在这场旱灾中损失降到最低,保住了大部分收成。此事过后,二木在村民心中的威望如黄河水涨潮般节节攀升,村民们对他无不称赞有加。“八大金刚”在二木的带领下,也更加坚定了共同奋斗、改变生活的信念。
三、勇挑重担,成为村主任后的大胆变革
随着二木在生产队的出色表现,他在村民中的声望日益高涨。在村委会的选举中,凭借卓越的能力和良好的口碑,二木成功当选为村主任。
上任伊始,二木便一心谋划着如何带领村民迈向富足的生活。!w/a.n`b-e!n!t!x-t¨.!n,e¢t?彼时,村里有部分土地因各种缘由被闲置,这让心系村庄发展的二木忧心不已。经过深思熟虑,他做出了一个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决定——将这些滞留土地大面积承包出去,通过经济行业运作,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村庄收入。
他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寻觅合适的承包商。沿着黄河两岸,他穿梭于各个城镇,介绍杨柳村的土地优势与发展潜力。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与一家颇具实力的农业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依据协议,该企业将在承包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并向村里支付可观的承包费用。同时,企业承诺优先雇佣村里的劳动力,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二木的这一举措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村民对土地承包心存顾虑,担心失去对土地的掌控权,更担忧企业会对土地造成破坏。别有用心之人趁机煽风点火,组织村民举报上访。最终,在重重压力下,二木的村主任职务被罢免。黄河依旧奔腾不息,可二木心中的壮志却遭遇了挫折。但即便如此,“八大金刚”始终坚定地站在二木身边,给予他支持和鼓励,相信他的决策是为了村庄的长远发展。
四、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奋进与挫折
尽管遭受挫折,二木却并未一蹶不振。改革开放的春风如同一股强劲的动力,吹进了杨柳村,也再次点燃了二木心中的创业之火。
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无畏的勇气,二木先后创办了手工丝线编织厂、豆腐坊、砖瓦厂、塑料颗粒加工厂以及糕点厂等多家企业。在创办手工丝线编织厂时,他留意到村里的妇女们大多擅长手工编织,却缺乏展示与销售的平台。于是,他将这些心灵手巧的妇女组织起来,成立编织厂,并积极联系商家,将产品推向市场。起初,生意颇为红火,产品凭借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受到周边地区的广泛欢迎。
但随着市场的风云变幻,竞争愈发激烈,手工丝线编织厂面临诸多困境。二木迅速调整方向,将目光投向豆腐坊。他引进先进的制作设备,改良制作工艺,生产出的豆腐口感细腻、鲜美可口,一时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豆腐坊在原料采购、质量把控等环节出现问题,生意逐渐陷入低谷。
砖瓦厂和塑料颗粒加工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二木虽具备超前的眼光和大胆的尝试精神,但受制于当时的国情以及市场环境,这些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重重难题。尽管二木想尽办法应对,最终还是无奈关闭。
糕点厂是二木倾注心血最多的企业。他高薪聘请专业糕点师傅,研发出多种口味独特的糕点。为打开市场,他亲自带着产品,沿着黄河流域,前往周边城市推销。在他的努力下,糕点厂的生意渐有起色。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食品安全风波,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糕点厂遭受重创。尽管二木全力应对,最终还是无力回天,糕点厂不得不关门歇业。
在这一系列的创业过程中,二木始终是“八大金刚”的主心骨。每当遇到困难,“八大金刚”都会聚集在二木身边,共同商讨对策。二木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大家一次次尝试突破困境。虽然最终这些企业大多未能成功,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让“八大金刚”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五、黄河滩上的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