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其他 > 冰阳之歌 > 第63章 黄河与长江边的文学追光者——梁斐然

,将自己所热爱的文学知识,传授给一届又一届的学弟学妹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而梁斐然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歇。他看到校园里有很多热爱文学的同学,却缺少一个展示自己、交流文学心得的平台,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象牙塔文学》杂志社。说干就干,他开始四处奔波,找资金、拉赞助、联系印刷厂,还要组织同学们进行稿件的征集和筛选。那段时间,他忙得像个陀螺,常常顾不上吃饭,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可看着杂志一期一期地顺利出版,看着那些文学爱好者们的作品能够在杂志上发表,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却是无比满足。

在他的悉心扶持和培养下,不少原本默默无闻的文学爱好者,开始在校园里崭露头角,有的甚至在更广阔的文学天地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梁斐然也因此,在学校里,乃至整个郑州的文学圈子里,都备受尊敬,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梁老师”,把他当作是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

可命运的捉弄,却从未停止。那是一个普通的秋日,梁斐然为了给杂志社筹备下一期的选题,决定外出调研,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民间的文学故事。他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旅途,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在调研途中,他遇到了几个正在抢劫一位老人的歹徒。梁斐然骨子里那正义的热血瞬间沸腾了起来,他没有丝毫犹豫,冲上前去,大声呵斥着歹徒,想要阻止他们的恶行。歹徒们见有人竟敢坏他们的好事,恼羞成怒,挥舞着手中的凶器朝着梁斐然扑了过来。梁斐然毫无惧色,与歹徒们展开了殊死搏斗,可毕竟对方人多势众,又手持利刃,在激烈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倒在了血泊之中,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28 岁的花样年华。

当这个噩耗传回学校的时候,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了悲痛之中。那些曾经受过他指导的学生们,泣不成声,他们怎么也无法相信,那个总是带着温和笑容、充满激情地给他们讲文学的梁老师,就这样离开了他们;老师们也纷纷惋惜,如此优秀的一位文学人才,本有着大好的前程,却因这一场意外,早早地陨落了。

梁斐然的离去,就像是一颗璀璨星辰的坠落,让整个文学界都黯淡了几分。他那短暂却又无比精彩的一生,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诗篇,写满了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正义的坚守。

他来自江南水乡,那里的小桥流水、烟雨朦胧赋予了他细腻而灵动的笔触;而他又向往着黄河的雄浑、长江的壮阔,那是他心中更为宏大的文学意象,他渴望用自己的文字,去描绘这中华大地的壮美山河,去书写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悲欢离合。

他是黄河和长江的追梦人,虽然生命短暂,却从未停止过追逐梦想的脚步。他是人民的好儿子,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去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去传递那些温暖与力量;他是大地的好臣民,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汲取着养分,又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了这片养育他的大地;他更是中华民族的好孩子,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用诗歌和小说,为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如今,每当我回想起梁斐然的一生,心中总是感慨万千。他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也让我更加明白,在这有限的人生里,我们要像他一样,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好好地善待自己和他人,去爱自己所爱的一切,去歌唱心中的美好,努力做一个对人类和社会有用的人。

梁斐然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他的作品,却永远活在了我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去追寻那属于自己的文学之光,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让那黄河与长江边的文学追光故事,永远地流传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学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一段佳话。

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青年文学家乡土诗人大学讲师梁斐然,记住他那如夏花般绚烂却又短暂的一生,记住他为文学所付出的一切,记住他在这世间留下的每一个温暖而有力的文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