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县是河东郡最东边的一个小县。
在距离此地还有十里的地方裴元绍下令全军隐蔽休整。
期间派出多人到前路打探。
从徐晃口里得知河东郡内驻扎着两万西凉军,而这邵县是最靠近河内郡的地方。
李利之前就是从这里出兵攻下的野王和温县,所以裴元绍推测邵县里很可能会留有西凉军驻守接应。
不过邵县城小墙低,就算有驻守官兵最多也超不过八百。
“这进入河东的第一战务必取胜,二弟三弟赶快眯一会,等到晚上咱们来个夜袭,争取一战而下邵县。”
一提到攻城,周廖二人反而不困了。
“大哥俺有一计。”
“说来听听。”
“今晚攻城咱们可以让手下扮成西凉兵,假装成从河内那边败退而回。”
裴元绍听了连连点头,“河内郡里的西凉兵马正在全面撤军,有小股残部跑来此地也合情合理。”
廖化也说:“大哥说的没错,说不定咱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冲进城里,只是打谁的名号叫门好呢。”
周仓:“要是没放走徐晃就好了,可以打着他的名号。”
廖化:“徐晃就是个军中小校,估计骗不来城门,除非是打着杨奉的名号。”
裴元绍:“这主意可以一试,到了晚上咱们让那些西凉军俘虏走在前面,二弟长相粗犷有威严可以扮成杨奉,若真赚开城门咱们就兵分三路,二弟拿城防,三弟攻县府,我带人直扑敌人军营。”
片刻后廖化又问:“若是此计没能骗开城门,又当如何攻打?”
周仓说:“那就强攻,然后围三缺一,慢慢逼走城里的西凉守军。”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未开战兄弟三人就想好了多种可能和应对方案,争取做到有备无患。
不过此刻都是推测和预估,到底用哪个方案合适还得等到探马带回邵县的详细情报再做细节上的部署,甚至推翻重来。
大约一个时辰后,探马依次返回。
带回的都是好消息。
邵城里没有西凉兵把守,只有不到一百人的乡勇守城。
且邵城城墙破烂不堪可以随意进出城内,根本无需走城门。
安全起见探马还对邵县方圆五里都做了查探,没有任何人马驻扎。
邵县根本就是一个被放弃的破城。
裴元绍下令全军立即进发。
虽然兄弟三人忙乎了许久的进攻方案一个也没用上,但是这种‘战前会议’很有必要开展下去。
将来兵马多了还要将此法传至各支军队。
等到大军抵达邵县城外,城门从里面打开,走出十几人前来拜见迎接。
“在下邵超,是本县县丞,特来迎请裴都尉入城。”
“你竟然知道我是谁!”裴元绍略感吃惊。
县丞邵超解释道:“半日前校尉徐晃曾告知在下说会有一支河内军马入城,让我等好生迎接。”
“原来如此。”
跟着县丞进诸城内,刀子带人接管了城防,崔牛组织人马城外巡逻,左校负责寻址安营。
兄弟三人则来到了县府做客。
本以为会是县令亲自设宴,可接待的人依旧是县丞邵超。
一上来裴元绍便反客为主。
“你身为县丞应该知道西凉军霍乱河内郡,却为何会听徐晃之言引河内之军入河东之城?”
县丞邵超不慌不忙。
“河东,河内都是汉土,你我都是汉臣,再说裴都尉是在跟西凉军开战,又不是河内,河东两郡在开战。在下作为本地官吏迎接临郡都尉大人入城实乃分内之事。”
邵超这一番话说的可谓是油嘴滑舌,却又叫人听了于情于理。
裴元绍暗自提醒自己小心,眼前这人是个老狐狸,莫要着了他的道。
酒过三巡裴元绍开始询问正事。
“我欲带兵去东桓县,却对前路地形不熟,也不知周边县城是否有西凉军把守,要查清这些事情还需有当地人作为向导,邵县丞可愿相助。”
邵超一口答应,“这有何难明日我便把县内识路之人全都送到贵军营内差遣,只是在下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果然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有何请求说来听听。”
“在下希望裴都尉可以留一支人马长期驻守邵县,要求不多五百人就行,而且这些人的粮饷本县也愿意承担。”
“就只是驻守吗?”
“嗯,若遇有贼人攻城抢掠,还需帮忙赶走!”
人家供着吃穿住,理应护着人家周全,这个老狐狸的要求似乎也不过分。
这时廖化开口问道:“邵县经常遭贼抢掠吗?”
“唉……”
邵超重重的叹了口气。
“诸位入城前应该也看到了,城门破旧不堪,各处城墙断裂难补,那些都是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