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历史 > 饥荒年,我囤货养娇软杨门女将 > 第134章 十二道金牌令箭

清流一派更是滔滔不绝,言辞激烈:

“慕雪航此举,分明是有意挑衅朝廷威严,他这是要造反啊!

陛下,您可要明察秋毫,切莫让这奸臣得逞!”

“对!慕雪航野心勃勃,早有异心。

此次大捷,不过是他为了掩盖其谋反之心所布下的局!”另一位清流官员附和道。

赵充明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审视着下方的百官。

朝廷首辅『折不平』忙出來大声说道:

“诸位爱卿,老夫知道你们心系国家,但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率下定论,况且阴山也是杨门女将去了驰援,无证降罪,寒人心肝!”

“啍,折大人,众所周知,建奴士兵有多厉害,

你也不是不知道,

如今,她红口白牙,就说斩首20万,俘虏10万,杀散10万,

我问一下你,如此荒谬绝伦的战绩,你信不信?”

“可不是嘛,不就是想拜相封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首辅『折不平』哑口无言。

赵充明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

“朕会派人详查此事,若慕雪航真有谋反之心,朕,绝不姑息。

但若只是误会一场,朕也绝不冤枉忠良。”

“这……”众臣吧唧嘴。

紫宸殿内,正陷入沉思之际。

一位老臣缓缓走出队列,手持笏板,恭敬地奏道:

“陛下,老臣有一计,或可解此困局。”

皇帝抬眼望去,只见这位老臣乃是朝中资历颇深的老臣王佐之,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意,于是微微颔首,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老臣王佐之清了清嗓子,缓缓言道:“陛下,慕雪航如今手握重兵,

在外立下赫赫战功,但朝中却对其多有猜疑。

为消弭此等疑虑,老臣建议陛下发金牌召其回京勤王。”

“勤王?”皇帝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提议有些意外。

老臣见状,连忙解释道:“陛下,发金牌召其回京,

并非是要治其罪,而是要让其当面陈述战功,

以及解释‘香鼎’和赵王爷、韩太监等事。

这样一来,既可消除朝中疑虑,

又可彰显陛下圣明,更可借此机会考验慕雪航的忠心。”

皇帝闻言,心中暗自思量:“这确实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陛下,微臣不认为这金牌有什么用处!”大臣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打断了皇帝的思绪。

皇帝抬眼望去,只见这位大臣乃是朝中另一位重臣李纲,“继续说下去!”

重臣李纲高声言道:“陛下,微臣觉得王佐之阁老建议发金牌召慕雪航上将军回京勤王,

此举过于温和,不足以彰显陛下之决心。

微臣斗胆建议,

连发十二道金牌令箭,连续催促,

以示陛下对此事之重视。”

“十二道金牌?”皇帝闻言,不禁皱了皱眉。

在古代,金牌是皇帝派遣使者传达紧急命令的凭证,

而连续发送十二道金牌,更是前所未有的举动,

足见事情之紧急与重要。

皇帝心中仍有疑虑:“慕雪航如今正指挥战事,若连续发送十二道金牌,

恐会打乱其部署,影响西凉重边的战局!”

重臣李纲闻言,连忙解释:“陛下,微臣并非不知此事之轻重。

但微臣以为,慕雪航上将军乃是国家栋梁,

其忠诚与能力都毋庸置疑。

然而,朝中疑虑若不消除,恐会生出更多事端。

连续发送十二道金牌,虽显急切,

但也可让慕雪航上将军明白陛下之决心与信任,

更可借此机会考验其忠心。”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觉得此言亦有几分道理。

“好!朕就依卿之计,连续发送十二道金牌,召慕雪航上将军回京勤王。”

首辅『折不平』抬头看了一眼赵充明:“万岁……”

“折卿家,你不必再说,我意已决。”皇帝最终拍板决定。

“退朝——”言罢,皇帝回了御书房。

吩咐内侍立即准备十二道金牌,并草拟诏书。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一支精致的朱笔。

目光深邃而凝重。

他深知,这封信的内容将直接关系到他帝位的安危。

在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提笔,开始在宣纸上缓缓书写:

------

致,慕雪航上将军:

朕闻边疆战事告急,〔蜀王〕国贼寇蠢蠢欲动,似有侵犯我大好河山之意。

朕,心忧如焚,深知国家安危系于将军一身。

故,特此急召将军速速率领精兵一千,即刻回京勤王,共商御敌之策。

朕,深知将军在外征战,不辞辛劳,立下赫赫战功。

然,国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