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距离继续缩短,那两人似乎察觉到沐风正在追赶,在空中停下身形,回过头来,注视着逐渐靠近的沐风。看见沐风迅捷如电的身形,两人都露出凝重的神情。
眨眼之间,沐风就来到两人面前,气定神闲的停下身形。
这两人都是中年人,面容清瘦,颌下留着一缕美髯,一身青色的道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气。看见沐风竟然如此年轻,两人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沐风冲两人一拱手。“两位道长,恕我冒昧,不知两位是不是前往瀛洲?”
那两人点了点头。
“在下沐风,初次渡海,不知瀛洲离这儿还有多远?”沐风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沐风突然出现,那两人本来还心有疑虑,沐风如此一问,两人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其中一人答道:“瀛洲距此还有六百海里,小兄弟如果愿意,不妨和我们同行。”
沐风闻言大喜,忙连声道谢,三人便连袂向前飞去。
沐风生性洒脱豪爽,很快就和两人熟悉起来。原来这两人都是瀛洲玉虚观的弟子,一个叫玄真,另一个叫玄明,两人是在外办事后返回师门。沐风则只说他是元洲的家传修真者,这次是到瀛洲游历。
一路上,两人对沐风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修为赞叹不已,并极力邀请沐风到玉虚观一游,被沐风婉言拒绝。
闲谈中,沐风装作无意间提到,他听说瀛洲青丘合谷山风景秀丽,有意前往一游。不想听到青丘合谷山的名字之后,玄真和玄明脸上都露出奇特的神情,说话变得吞吞吐吐,语焉不详。
从两人吞吞吐吐的话语中,沐风勉强得知青丘合谷山似乎有些古怪,但具体是什麽,两人却怎麽也不肯多讲,只是劝沐风最好不要前往。
沐风压下心中的疑惑,笑着说他只是随口提提,并没有真的要去,两人这才释然。
途中沐风不时向两人请教瀛洲的情况,两人也十分详细的一一回答沐风,只是对於青丘合谷山,却再也只字不提。
不知不觉中,六百里海路一晃即到,远处已经可以看见一线黑色的地平线。
三人在海边的一座小山上停了下来,沐风向两人告辞,准备离开。
玄真犹豫了一下,突然对沐风道:“沐风老弟,我们知道你这次的目的就是青丘合谷山,可惜我们两人碍於师命,确实不能再对你说什麽。不过我想送你一首诗,若你能参透,对你青丘之行或许有所帮助。雾隐楼台月迷踪,半山烟雨半山风,曼声媚影销魂塚,望断天涯亦为空。”玄真轻声吟道。
沐风听后,茫然不知所云,正要再问,玄明摇摇头。“其实我们对这诗的含意也不甚明了,我们能够告诉你的只有这麽多了。青丘於此地西南五百里,望沐兄弟多加保重。”
沐风见玄明如此说,也就不再多问,只是将那首诗记住,准备到时候再慢慢参详。玄真和玄明又叮嘱了几句,就告辞离开。
看着两人的背影,沐风感激不已,虽然只是萍水相逢,两人待他却如兄弟一般。沐风一直目送两人的背影消失,才转身离去。
按照玄明指引的方向,沐风展开身形,飞驰而去。一路上,沐风反覆推敲玄真所吟诗句的含意,却始终不得要领。
在沐风全力施为下,五百里的路程很快即到。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出现在沐风眼前的是一片黑压压的山峦,四周荒无人烟,只有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野兽的叫声。
无涯子在丹劫中留下的地图已是万年前的东西,经过万年的沧海桑田,现在的地形和当初有了许多的变化。沐风看着眼前层层叠叠的山峦,一时不知从何下手。
无奈之下,沐风登上一座最高的山峰,藉着夕阳的余晖,仔细分辨四周高高低低的群峰,希望能够发现一些线索。
搜索了一会儿,沐风确定几座可疑的山峰,决定一座座前去察看。
在夕阳落山前,沐风将那几座山峰察看了一遍,但依然一无所获。此时天色变暗,沐风决定离开合谷山,到百里外路过时发现的一个小镇休息一夜,明天再继续寻找。
夜幕笼罩下的合谷山显得幽暗而宁静,不知何时,山林中升起了团团薄雾,四周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缥缈不定。
沐风一边思索明天搜索的范围,一边向着来时的方向飞去。飞了一会儿,沐风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虽然他刚才飞得并不快,但根据飞行的距离,应该早已出了合谷山。可现在四周依然是漆黑一片的山林,显然还在合谷山中。
讶异之下,沐风停下身形,发现他已经被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刚才的飞行,显然是在山中兜圈。
“我竟然迷路了。”沐风不禁暗暗好笑。
当年他独自一人走遍山山水水,野外探险的经历十分丰富,这次不经意间,居然迷失在合谷山中。
沐风抬头望了望空中,准备根据天上的星辰判断方向。
这时月上中天,透过薄雾望去,空中的明月竟然有几分诡异。沐风心中突然一动,想起玄真那首诗的第一句“雾隐楼台月迷踪”,和他现在的情形似乎有几分相似。
沐风想了想,按照天上月亮的方位展开身形,向前奔去。奔行了一会儿,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