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堆里。
“没想到,这里还有荠菜,呦,还不少,足够饱一顿荠菜饺子,烧一碗荠菜汤的了。”
对于荠菜,他老长时间没有吃过了,随着蔬菜大棚的建造后,荠菜就更少了,村民也很少有弄得了。
荠菜是野菜,味道口感极其不错,深受人们喜欢,往常的时候县城的人都有下乡来收购荠菜的。
可惜今年就没有来收的了。
越是寒冷的时候,野生的荠菜口感会更加的鲜嫩可口,味道上佳。
他刚才扫了一眼,这一片就有不少荠菜,少说也能摘一篮筐的,足够三四个人吃的了。
想着,他就给在家的妹妹打了个电话,让其拿着铲子和篮筐来这个位置。
他趁着这个时间,在四周随便逛了一下,这一片还是处在果园的范围,周边除了荠菜,没有任何的杂草。
很显然这是种植员专门留下来的,知道这是荠菜,铲除可惜了。
荠菜有大有小,大的有三十、四十厘米之间,小的也有二十厘米、十厘米左右。
而且它们生长的地方是向阳的地方,能够更好的吸收冬日阳光的温暖。
远处传来汪汪的犬叫声,一条大狗一跃而起,欢快的跑在前面,后面跟着两个美女。
这一片荠菜地的出现,他妹妹也是高兴的很,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荠菜的了。
记得小的时候,她跟在哥哥的屁股后面,手里提着小小的竹篮,哥哥在前面挖荠菜,她就在后面捡荠菜。
有的时候,还去人家的红薯地里去捡红薯,特别是捡到红薯,他们都会寻到一个大人找不到的地方,捡一些柴,烤红薯吃。
那时候才是儿时的回忆。
“哥,让我来挖好不好。”
李青萍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如同天上星星闪烁,祈求中带着可怜,让人看着忍不住想要捧在手中呵护。
李青云揉了揉妹妹的脑袋,笑道:“好啊,你可要连根一起挖出来,荠菜根可是很有营养的。”
“嘿嘿,我知道的,我见过你挖荠菜。”李青萍扬了扬手中的小锄头,“嫂子,我们一起挖吧,很好挖的,我来教你。”
说着,便不由分说的拉起童月舒的手,险些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
童月舒嗔怪的说道:“慢点慢点,没人跟你抢。”
李青云看着两人关系这么好,内心也是暖暖的,这才是家该有的样子。
趁着两女在挖荠菜,他继续在四周转悠,观察着四周的同时,也不由的想着。
他是不是应该种植一些荠菜的,荠菜属于野菜,虽然再农村很常见,可是在城市中一般见不到。
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中,就更少见了。
甚至有的人只是听说过荠菜,却没有见过,或许他可以在建造几个大棚用作种植荠菜。
不过,想要种植荠菜,需要先买一些荠菜种子,刚刚他观察了一下,这里的荠菜早已经开完花了,种子早就不知道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这就有些可惜了,毕竟是野生的荠菜,品种与驯化的荠菜种子应该有所不同。
“汪汪。”大黄用毛茸茸的脑袋蹭了蹭他的裤脚,尾巴摇的很欢快,仰着脑袋,朝着一个方向呜呜的叫着。
李青云揉了揉大黄的脑袋,疑惑道:“怎么了大黄。”
大黄扭头来到挖好的荠菜面前闻了闻,又返回到李青云身边对着一个方向汪汪的叫着,似乎在说我知道哪有有这种草。
李青云眼前一亮,“你是说,那个方向有荠菜。”
顺着大黄所说的方向看去,哪里已经不属于果园的地盘,也不属于白鹭湾村,好像是一个叫梨园的村子,是一个自然村,归属其他行政村管理。
处于白鹭湾上游,被群山包围,村落十分的小,才有百十来口人,在加上这些年年轻人外出打工,人就更加的少了。
他跟童月舒两人说了一声,就带着大黄前往梨园,顺着果园就能过去。
梨园之所以叫做这个名字,是因为之前这个村子四周的山上种植的都是梨树,而且大多数都是时间很长的梨树,有的甚至超过了上百年。
听说是从清朝的时候一位告老还乡的大臣种植的,据说在梨树开花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白色的梨花,万千蝴蝶游走在其中。
是一出真正的世外桃源。
这漫山遍野的梨树在六七十年代左右还有,只是在特殊时期全部砍伐当做柴火炼铁了。
梨树也就此消失在梨园村民的记忆之中,或许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才能在记忆深处去一探究竟了。
现在的梨园村四周的山头都是光秃秃的,杂草丛生,是一座真正的荒山了。
李青云刚刚走出果园,踏入梨园的山上,就看到不少山羊咩咩的在山腰处吃着草,足足有几十头山羊。
在羊群旁,一位上了年龄的老大爷,穿着一身军绿色的军大衣,嘴里叼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