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都市 > 种菜成精 > 第237章 难题

第二天圣诞节的时候,宋导就来到了白鹭湾在村委小会议室跟李青云、谢文松、高冉等一众高层进行了会谈。

童月舒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双方签署了合作研究的合同。

具体的合同内容如下。

由东山农业大学出资两千万进行实验室建造、研究的费用,由青芜公司青芜蔬菜大棚为研究进行入股,在蔬菜大棚那边组建新的试验田大棚。

这个研究实验室是搞研究的,研究出来的东西,不得以实验室名义进行收益,而是由青芜公司或者东山农业大学进行收益。

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室就是来搞实验的,赚钱的就交给他们两个股东。

这个实验室的有东山农业大学掌管,青芜公司负责监管。

科研人才方面有东山省农业大学负责,青芜公司这边加入了严海和童月舒。

两人都是农业方面的技术员,对于农业来说十分的熟悉,而童月舒原本就在农科院任职,所以在这个实验室里就是挂职。

实验室的名字叫做白鹭湾种子研究实验室。

随着他们达成一致,签署合同,当天,李青云就安排了人将还没有建造的蔬菜大棚空地上,规划出来一个空间,几乎占据了五十多亩的土地,在这上面还要建造实验室和试验田。

所以占据的面积不会太小。

至于出入口都是在蔬菜大棚那边出入,距离太远,那就只能骑着自行车或者电动车进入,汽车想都不要想。

当天下午,东山省农业大学的资金就汇入了白鹭湾农作物实验室的公户上,具体的负责人是宋导。

其实对于实验室来说,两千万真是是不多,购买各种的实验器具,房间建造,都耗费巨大。

原本东山农业大学给出的资金是五千万,可是领导层有人不是很看好这个实验室,经费直接腰斩,一降再降,现在就变成了两千万。

好在地皮是不要钱的,如果再算上五十亩地皮的钱,一个亿都不够使用的。

农田改为建设用地,这就需要东山农业大学出面了。

因为实验室的建造需要的材料十分的严格,这次李青云没有建议让二孩承包,都交给宋导找人来建造。

这两天的时间,运输材料的车队排成了一长溜。

宋导也一直住在村里的民宿里,是东山农业大学派来的负责人,也是新建好的实验室的负责人。

据李青云从宋导哪里了解到,实验室建好后,会来很多的研究人员,有好几个老教授都会常驻这里的。

而且还会带来一大批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大四实习的,他希望能够安排到青芜公司进行实习。

当然实习期间工资是照常发的,只是发多发少就看李青云的了。

就在李青云忙活实验室建设情况的事情,白鹭湾村则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村子东头的林地,今天开始举行正式的迁坟,所有签约合同的村民都要陆陆续续的将坟迁走。

可是王莹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开始迁坟的动静,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她连建筑公司都已经找好了,都交付了定金。

可村民们现在还不开始迁坟,与预定的建设时间很近了,再不清理,就要等到明年才能建设了。

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回村的年轻小伙子带不了多长时间就走了,怎么能够留住他们在村里发展。

为了这个事情,她可是好几天没睡觉,只能找郝二爷商量办法,郝二爷从一开始就关注这个事情,也十分的支持她。

若不然,那些村民能够这么快的签署迁坟补偿合同。

可是等他再次去这些村民家的时候,却是有了新的变化,他脸色也不是多好看。

“二爷,怎么样了,他们是有什么疑虑么。”王莹站在林地风口处,冻得有些发抖,她可在这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郝二爷无奈道:“他们说,补偿迁坟资金倒是可以,只是要我们给他们果苗补偿。”

“果苗?”

“你在林地里仔细看看。”郝二爷指了指林地里面。

王莹连忙扭头望去。

只见林地里除了高高低低的坟包,还有稀稀疏疏的桃树苗,这些桃树苗有大有小,而且突然还十分的新鲜,明显是刚刚栽上没有多久。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王莹抿了抿嘴,心想人怎么可以这么不要脸的啊。

郝二爷报以苦笑。

那些有在青芜公司上班的工作人员还好一点,没有栽种多少果树苗,可是其他没在青芜公司上班的可不在乎这些,他们连夜将林地种上了桃树苗。

而且还听说,有不少人是从外地赶过来,种植桃树苗。

在白鹭湾村,不是所有人都进入到了青芜公司当种植员,还有不少人有自己的工作。

有的在景区经营店铺或者是做一些小生意,也有的是家里老人年龄大了,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

现在一听说要征地,他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