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其他 > 快穿:炮灰女配多子多福 > 分卷阅读292

皇上说的那里的话,我和景王那会虽说有婚约但是年纪尚小,不懂情爱。

刚才我是在思考两个孩子岁数还小,怕是长途奔波辛苦,要不让孩子跟着我父母慢慢回京城。“

顾承祚心里好受,不是惦记着景王就行。

知道她是苏丹若之后,他总是忍不住想起她和景王之间的婚约以及后来的恩怨,她最后离宫做局害景王,是不是因爱生恨。

但是丹若亲口说那会不懂情爱,那他就相信她说的话,不过孩子还是要带上的。

他刚得知自己有了盼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心里时时刻刻都牵挂着孩子,不想和孩子分开。

而且一起走他才放心孩子的安全。

便让人快马加鞭给太后传回消息,太后执政应该是没问题。

同一时间,京城这边。

皇上称病多日不上早朝,百官们有些担忧。

毕竟顾承祚除了荣贵人和苏皇后去世,其余时候从来没有缺席过早朝,而且他身体素来很好,不像有病的样子。

景太妃一身素衣,她知道顾承祚已经离开了皇宫一段时间,因为她感受不到蛊虫的气息了。

这种情况要不就是顾承祚死了,要不就是距离出了范围,感知不到。

从太后的状态来看,顾承祚肯定是没死,那就是离宫了。

所以对外放出风去,皇上不是生病了,而是偷偷离京了,至于去干什么,京城众多猜测。

都觉得是跟子嗣有关,因为顾承祚执政十七年,三十四岁,样样圆满。

但是就是没有子嗣,前两年好不容易有个怀孕的苏皇后还早早去世了,朝中催的要认领宗室的嗣子呀,嗣子又摔成了瘫子,顾承祚克妻克子的传说十分盛行。

说不定顾承祚受不住这些,偷偷找个寺庙出家了。

所以朝臣们觉得国不可一日无主,纷纷要求太后让皇上早日回宫。

三天后,皇上还未回宫,官员们有挑事的躁动起来,全部跪在宫门口要求太后。

先立一个太子,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皇上不在,总得有个幼主。

他们推选的幼主是景王之子顾麟,一方面是景王一派宣扬的因为顾麟和顾承祚血缘关系近还命格相配。

另外一方面是其余大臣觉得顾麟年龄够小,朝臣好掌控幼帝给自己争夺权利带来财富和地位,是世家力量争夺的新时机。

大臣们在宫门口跪了三日,已经倒下去了不少,京城中见这一幕也是人心惶惶。

太后怕拖的时间太长,万一被周边小国家知道了趁机发动战争,但是她知道儿子顾承祚不是没有分寸的人,但是她死活就是等不到顾承祚的信。

顾承祚半路上遇到了一批又一批的杀手。

他猜测可能是先前派出去给太后送信的暗探可能被人给发现了,这才不断有人非要置自己于死地,一路上惊险万分。

好在自己带的人手够多,而且有苏尚书相护,再加上丹若竟然也会武,虽说是花拳绣腿,但是她运气很好,总能及时保护好孩子。

自己需要尽快赶回京城,京城应该也出现问题了,希望太后能坚持到自己回去。

太后又坚持了两天,群臣和学子都参与了其中,官员动荡,百姓们也还害怕的走上了街头。

她被迫拿起了凤印,在大臣们早就拟好的立顾麟为太子的诏书上盖下了章。

然后礼部官员摆祭坛,钦天监算好今日的吉时,一部分官员去景王府迎接即将册封的小太子,给小太子沐浴更衣。

作为小太子顾麟的父亲,景王也被人恭敬的请了出来。

景王已经畅想他儿子做了太子,他做摄政王的好日子了。

第一件事就是先将府里这两年不好好照顾他的宫人们全部都给贬到了掖庭局。

太后坐在上首,看着景太妃那扬起的嘴角,还有景王那得意的样子,心里恨得不行,景王害死自己的亲孙子,如今自己竟被这些大臣逼迫着要立景王的孩子为太子。

她不甘心,皇儿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再不回去事情真的不可挽回了。

看着太后跟上坟一样的脸色,景太妃心里暗爽,只是突然她上扬的嘴角僵住了。

她竟然感知到了顾承祚的蛊虫,说明他就在附近了。

她焦急的看向礼部官员催促道:“太子吉人自有天象,吉时不吉时的也不重要,不能大太阳的让太后在这里等着,回头太后凤体有恙,那太子就是大大的不孝。现在就开始仪式吧。”

需要礼部官员先宣读诏书,然后再赐太子金印。

礼部官员有所动摇,毕竟是太子的亲祖母发话了,便看向了太后。

太后不悦的摇头:“立太子关乎到国运,岂可不等吉时。今日已经是匆忙,不如选个改天的好日子再册封。”

景王怕迟则生变,给大臣们使眼色。

大臣们还是一派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说辞,皇上还回不来,储君今天必须要立。

太后见拖不了时间,只能闭目默默祈求佛祖,但是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