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来门房一盘问,就知道景静儿白天带着嫣红出门,又带着嫣红回来。
景静儿当即哭着跪倒在地,求助的看向孙姨娘。
是因为姨娘出门不方便,她才帮姨娘跑这一趟的,姨娘不能不管她呀。
那江湖男子也被压到了众人跟前,他一口咬定自己是景静儿的姘夫,他江湖上的很多朋友都知道,要是靖恩侯把他灭口了这事情也传出去了。
他要是说自己是接了任务来陷害的,必然会被处置了。
倒不如骗一下靖恩侯,说不定还能娶个千金小姐呢,当然也有可能会被灭口。
景静儿欲哭无泪,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最终靖恩侯黑着脸将她许给了这个江湖男子,将她留在府里待嫁。
冉氏直言对侯府门风有影响,侯府唯一的庶女突然嫁给江湖男子外面都会猜测纷纷。
还不如对外说景静儿死了,然后让她今晚就跟着江湖男子走,别误了侯府清白。
景静儿闻言害怕的看向孙姨娘,“姨娘,我都是为了······”
景静儿话未说完,就被孙姨娘给拿帕子捂住了嘴,抱着她痛哭:
“你这傻孩子,怎么就做出这样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们就成全你,你跟着他走吧,我会记着你的。”
景静儿收到孙姨娘的暗示,便不再闹腾了。
然后连包袱都不让收拾,就被从后门赶了出去。
冉氏动作很快,第二天就对外宣称景静儿染了恶疾去世,因为是未嫁女过世,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动静。
冉氏借着孙姨娘教女不严,取消了她所有的月例,并且撤掉了下人,将她禁足在自己的院子里。
这次靖恩侯嫌丢人没有帮孙姨娘开口。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是景如琛依旧很是后怕。
幸好暗卫及时发现了那个男人,审问出孙姨娘原来的阴谋。
便听丹若的意思将那个男人扔到景静儿的院子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然要是丹若被污蔑了清白,怕是不死也会声名狼藉。
哪怕再忙,他也坚持每天回府,把公务带回家处理。
几日后,太子妃邀丹若到太子府。
丹若一见到太子妃,便看出了她腹中已有孩子。
太子妃正是因为昨日查出了喜脉,今日才特意邀丹若过来感谢。
这个孩子对于她和太子来说太重要了。
前两天宫宴上,皇上被庄王的几个孩子围着的时候,还感慨太子没有孩子,催促了太子两句。
太子心情郁闷,回府便宿在了苏侧妃那里,第二日还特意交代不让侧妃喝避子汤。
太子妃心中酸涩,但是也明白,太子给了自己一年生嫡子的时间,已经算是很好的夫君了。
毕竟他是储君,都怪自己无能,让皇上都特意点了太子子嗣的事情。
太子中午过来陪太子妃用膳,跟她说了以后要停两位侧妃和侍妾的避子汤,不过让她放心,嫡子在他心中永远最重要。
他虽是嫡子,但不是长子,从小都怕被长子比下去很是努力。
所以他是很想让他的继承人是嫡长子,但是如今怕是等不到了。
太子妃早有预测,但是听到太子这么说,低垂着头不让自己的泪花被太子看到,她再是太子妃,如今也才是十八岁,对夫妻感情有期待。
她味同嚼蜡的吃着嘴里的羊肉,突然一股恶心翻上来。
太子很是担忧,让人叫太医立刻过来。
太医过来,诊出了喜脉。
太子当即开怀大笑,直言太子妃是他最好的贤内助,然后进宫向皇上禀告了这个好消息。
皇上觉得这个孩子是自己催来的,龙颜大悦,大手一挥,给了太子妃许多赏赐。
太子妃连夜给娘家母亲送信,护国公夫人听了女儿有了嫡子喜极而泣。
又听女儿要她认丹若为干女儿,是要进族里姑娘排名,宴请京城告知天下的那种干女儿。
她便先找护国公商量。
第193章 被抢了救命之恩的农女&世子(28)
护国公仔细斟酌后,确定没有什么隐患,才让护国公夫人答应了认丹若为护国公府的嫡女。
太子妃一收到信,就请丹若过府。
太子妃拉着丹若的手,亲昵道:
“丹若,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我从小就想要一个像你这样灵动可人的妹妹,你可愿认我为姐姐。”
怕丹若不好意思,太子妃扯了扯她的衣袖,轻松调侃:
“你要是不愿,我可要哭鼻子了。”
丹若便应了下来,甜甜的叫了她一声姐姐。
她知道太子妃本可以赠与她一些金银,但是却愿意大费周章的给她护国公嫡女的身份,是表明了愿意护着她一辈子。
那自己也要回报这个新姐姐,从怀里拿出石榴花样的香囊送给太子妃。
这里面有包含着自己灵气的石榴籽,可保太子妃平安度过孕期。
丹若陪太子妃聊了会天,见她有困倦之色,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