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狼吞虎咽地把一大碗的鸡汤、一盘子的海带丝和多半碗的米饭吃下肚后,阿姨才提着个篮子走了进来。
“阿姨怎么这个时候去买菜了?”一般买菜不是都早上去的吗?
“呵呵,隔壁老刘来叫我说,今天下午蔬菜供应站来了一批大白菜,我就和她一起去了。也幸亏我们去的早,要是等明天早上再去的话,买回来的肯定都是些残次品了。”说起这个阿姨就是一脸的兴奋。
她是萧泽邦找自己的好友给介绍的一个堂姑姑,家里丈夫生病去世了,只有一个儿子也结婚有了孩子,她待在家里还和媳妇容易生龃龉。
一听说了他们家的情况后,立马就力排众议地来了。
说实话,她做的饭还是非常不错了,尤其是湘菜做的最地道,左晓非常喜欢。
她一来的时候,左晓就把家里的粮油本交给了她,让她自己安排时间去买粮、买菜,钱票她都是放在厨房的那个小柜子抽屉里的,让她把账记好就行。
因为是熟人介绍的,都算是知根知底的,也不怕她对自己一家存有什么不好的心思,或者是赚外快。
事实上,左晓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每天让他们娘仨有可口的饭菜吃,家里的卫生搞好就行。
工钱一个月可是有四十块呢,绝对是一个正式工人的工资了,还是包吃包住的那种。
只是,阿姨的家离这里并不是太远,她说了自己每天是要回去的。
也就是遇到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的时候,她才会在这里住宿。
对于这点儿,左晓是没有意见的。
本来当初建这个厨房的时候,她就和萧泽邦说过了,还让他在旁边弄了个隔间,以供阿姨睡觉休息的。
说实话,就他们家建的这个厨房和隔壁的房间,就是一般家庭里的正房都没有这么气派的。
要知道,阿姨的房间里也是有卫浴设备的,各种衣柜等也是配置齐全的。
所以,慢慢的,阿姨回去住的几率就越来越少了,现在还没有一个月呢,她也就第一个星期的时候,还每天都回去,后来是一个星期回去两次,到现在的话,每个星期回去一次都是多的了。
她还在这里认识了不少的邻居阿姨,和她们都成了朋友。
平时做完自己份内的事情后,她都会和那些阿姨相携着去逛街、购物,别提多带劲儿了。
也从一开始面对左晓他们的拘谨,到现在的自在闲适,和左晓与两个孩子都相处的非常和谐。
“那你买的菜呢?”她怎么只在她的菜篮子里看到了一块豆腐、一块瘦肉和两根白萝卜?
“呵呵,白菜我给放在外面了,先让晾晾,等老爷子们回来后,我让警卫员把菜放到地窖去。”
“哦,我已经吃饱了,等一下我把那个鸡汤带一饭盒去医院,剩下的你们要是不够吃的话,就再炒两个其它的菜吃吧!老爷子他们回大院去了吗?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鸡汤我本来就是为你炖的,老爷子他们回大院去了,说是今天不在这里吃饭的。”至于会不会回来,老爷子他们没说,她这个做饭阿姨也没敢问。
不过,他们倒是把王婶儿和张嫂都一并给带走了。
“那等一下我把白菜放进地窖里好了,你注意一点儿两个孩子就行。”两个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学的,只要阿姨注意一下他们按时回家吃饭、睡觉就行。
“这、要不还是我去放吧?”她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也不能让主人家去干那些脏活累活啊,要不然人家还找她来干什么呢?
要知道,她可是这一片最享福的阿姨了。
这一片的条件都很不错,有很多都是两个老人带一个阿姨在生活的,就算是那些只有两位老人的人家,也是这事儿那事的不少。
等到周末遇到家里儿女来看望老人的时候,她们就更要忙碌个不停,还要不时地遭受呵斥。
最主要的是,工资还没她的高。
哪儿像她,不但主人家好伺候,就是家务活也非常地少,连她在自己家里一半的家务活多都没有,她这是带着工资来享福了。
“不用,就是你以后到地窖里拿菜的时候可是要小心一点儿。”他们家的地窖里这会儿也是储存了不少的菜,像土豆、白菜、萝卜和各种菜干、干货。
大部分都是她从部队家属院里带过来的,等他们娘仨回这边居住后,萧泽邦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肯定是很少开火了。
所以,很多生活中会用到的家伙什,她都让萧泽邦用车给拉过来了。
“放心吧,我在自己家里的时候也是会经常下地窖里拿东西的。”阿姨听她那么说,也就再没有阻止。
实在是,那么大的一麻袋白菜,让她这老胳膊老腿的去往里面放的话,还不知道得多长时间呢。
而年轻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劲儿大,尤其是这一家子,就连两个孩子也都不是简单的。
每天早上起的比她都早,她有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