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固的建议下,许墨来到武院后庭。
一片农田在此,粗壮汉子卖力地挥舞着锄头,汗水挥洒。在农田旁是一间颇为豪华的小楼,佝偻老头眯着眼睛盯着汉子,一脸不屑。
许墨近前,躬身行礼,“二位师傅,小子许墨听闻二老拳法了得,特来拜学。”
汉子犹如未听见声音,自顾地锄地。
老头眯眼看向许墨,捻动胡须,“许小子,你不是拜师吴先生了吗,还来找我二人学拳?这不是寻我们开心嘛。”
“钱师傅,那什么吴迪怎么能跟您比,等我学了您的拳,到时候给他打的找不着北!”许墨为了学拳也是拼命,不住地瞎扯蛮缠,拍马屁。
不过此话一出,确实极为有用。
“哦?吴先生的拳法可是很高,你能打的了?”虽是问询,但钱老的脸色已是极好,看来之前被抢了徒弟,也是不服,自己打不过,那是自己天赋不够,登不上顶,但是教拳未必会差。
许墨见此,更加的卖力夸赞,“有您老的教导。自然是打得过!”
像是下定了决心,钱老朝向汉子,“老农,咱俩就教一教这小子,看看能如何!”
“好,跟俺种地,就能学拳。”汉子自无不可,跟他种地就行。
许墨欣喜,“许墨拜见两位师傅!”再次躬身行礼。
“小子,你可知武夫二字之意?”钱老头神神叨叨继续说道,“武夫,不同于修士,沟通天地,炼灵入体,长生修道,而是只求于身,练身练体,只用一口气,不借天地力。
短短二三百年,一生只求出拳,只求无愧于心,一往无前!
这便是武夫的含义,也是武夫的写照。”
许墨了然,之前并不清楚武夫的道理,以为武夫不过是未能修炼灵力之人的备用之法,想不到武夫之辈也有如此豪气,并不弱如修士。
钱师傅眯眼质问,似要看穿许墨的内心,“我且问你,你为何而练武,又为何而出拳?若是无理出拳,走不远,活不长。”
为何练武?自己之前就是个普通的职员,一辈子就是用生命去换那点钱过日子,来到这个世界后,又似赶鸭子上架般到了现在,自己到底要为何而修炼,为何而出拳?
顿时,一股豪气,一股不屈于平淡的豪气涌现,前日只求活命的许墨有了变化,来到这个超凡的世界里,自己得到系统,已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他要变得更强,彻底掌握自己的人生。
“习武出拳是为了自我,完整的自我。我要站在山巅,就没人能让我跪在山脚。”
“好好好!”见许墨意气风发,钱师傅连喝三声,“我辈武夫就该有此气概,不弱于任何人的气概。”
几句话后,两位老师傅也是“少年意气”拳痒难耐。
“我二人师出同门,只是理念不同,拳法不同。我学短拳,而老农学长拳。”在钱老的介绍下,农磊拉开拳架,走起拳桩,随步出拳,步稳势烈,拳法刚劲有力。
随着农老的出拳,钱老解释,“老农所学长拳,铜桥铁马,刚勇猛进,魁星踢斗麒麟步。起势横劲,撇身埋膀,攻多崩炮,防多截肩。”
待到农磊收拳敛意,钱福也身形出动,“我所学短拳,一晃无极静,二晃太极动,三晃混合气,水火济济,气存丹田,以马步桩为根基,阴阳合璧,虚实相生,出没无阵,变化无端。”
钱福的拳法势势相连,技法多变,好似招里含招,拳里有拳。
“我二人长短拳想和,便映照了我们师傅的拳意,主要体现在大、小、屈、伸、刚、柔、发、聚,八个方面。
大则气运周身,是静中之动;小则芥子藏身,是动中之静;屈是屈中有伸;伸是刚中有柔;刚是水火济济;柔是气海丹田混合之气;发是气随捶发,足落捶打;聚是聚于气海,存于丹田。
二者想融,刚柔并济,阴阳相合,五行五势,外分里和,便是最终的拳法,也是我们师傅教的东西,可惜我二人天资不够,性格有异,难以将师门之拳发扬光大。”
许墨看过二老的拳势后,只觉此拳神妙,意境超然,出拳之法似是印在脑中,许墨身随心动,缓慢出拳。
一板一眼间,许墨出拳竟极似二老,手法行起勾、挂、发、缩,脚步踩起碾、踏、腾、挪。
其拳架虽缓但见猛烈之势,其步法虽慢但见稳定之态,其拳意稚嫩但见眼前无我之资。
一观之后就能达到如此地步,赫然是练拳的天才!
惊得农磊都顾不得锄头,“许小子,很契合师傅的拳法。比俺有出息!”
“老农,你个种地的,能比上许小子?”钱福也忍不住赞叹。
农磊对于钱福的调侃犹如视而不见,完全在震惊当中。
二老眼中发光,他们未见过如此之天才,可能天才如吴迪先生,怕是也不过如此吧。
不过一会,许墨便出拳完,毕竟只是第一次接触拳法,能有几分拳意已是难得。
“许小子,你对于我们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