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扶苏以前只是很多没有想通罢了。”
扶苏听见李恩凡的声音,只是微微一笑。
说完这句话后,在座的三人都沉默了下来。
“先生,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扶苏抬起头,盯着李恩凡开口问道。
李恩凡喝了一口桌子上的水,轻轻点了点头笑道:
“当然,扶苏,我们不是朋友吗?”
“对啊,先生,我们是朋友。”
扶苏也轻笑了一声,然后笑着问道:
“先生,历史上最久的太子坐了多久?”
坐在旁边的蒙恬,听见扶苏的话,唰的一下扭头看向扶苏。
“公子?”
蒙恬此时的脸色有一点雪白。
而李恩凡听见扶苏的话,沉吟了一下,然后看着扶苏说道:
“猜到了?”
“嗯,先生,猜到了。”
扶苏好像毫不在意的轻笑着点了点头。
“先生,公子?”
蒙恬此时看了眼李恩凡,又扭头看了看扶苏。
看着蒙恬这有点过激的反应,扶苏安慰似的拍了拍蒙恬的肩膀。
“我能问下,你是什么时候猜到的吗?”
李恩凡此时的脸上带着好奇。
听见询问的扶苏沉吟了一会,然后抬头看着李恩凡说道:
“刚才我来时,侍卫并没有阻拦。”
李恩凡点了点头,轻笑道:
“是啊,侍卫并没有阻拦你。”
说完这句话,李恩凡突然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问道:
“那你不恨你父亲吗?”
“先生!!”
蒙恬此时可以说已经是战战兢兢了。
扶苏听了这话,却毫不在意的说道:
“先生,我在历史上,也并没有坐上那个位置,不是吗?”
“也对。”
李恩凡点了点头,然后仰起头,闭上眼睛思索了一会后说道:
“扶苏,在我们后世看来,你是一个很好的秦国公子,但不是一个很好的秦朝太子。”
扶苏听见这话脸色苦笑了起来。
“扶苏,昌平君的事,对你影响很大吧?”
李恩凡没有管蒙恬此时的脸色,直接看着扶苏问道。
听见李恩凡的话,扶苏好像放下了心中的某块包袱,洒脱的说道:
“对,昌平君的事,对我确实影响很大。”
李恩凡听到这里,把心中的某个猜测确定了下来。
在后世对扶苏生母的猜测中,一直比较模糊,但是,到了1982年,在蓟县考古发现的破碎秦戈,上刻有“丞相启、状造……”的铭文,启和壮是当时的两位相国的名字。
而这位丞相启,就是那位做了秦国十几年丞相的昌平君,熊启。
由此,对扶苏的生母的猜测,才渐渐清晰。
说到扶苏的生母,要先说到秦国历代君王的政治联姻,而最重要的,就是和楚国的七次联姻,第七次,有个重要人物,华阳夫人。
秦王政初年,宫廷里有三个势力:吕不韦,嬴政母亲赵姬,嬴政祖母华阳夫人。
吕不韦帮助异人为秦王被尊为“尚父”,拥有万户封地和上千追随者;
秦王母亲赵姬领导的是赵系家族的亲戚,权力的核心是迅速崛起的嫪毐;
秦王的祖母华阳支持下的昌平君和昌文君的楚系亲戚。
到了嬴政初上位时,三股势力到达顶峰,也到达了决战的时刻。
首先就是嫪毐作乱,嬴政下命令平定,真正率领部队到咸阳镇压叛乱的人应该是昌平君和昌文君,因为他们属于外戚势力,忠于秦王政,居于秦政权的中心。
而后嬴政又用楚系亲戚势力,驱逐了吕不韦。
从吕不韦卸下丞相,昌平君坐上丞相位置十几年时间,就完全可以看出来。
那想要楚系势力这么坚定的支持嬴政,就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像华阳夫人一样,稳坐后宫的那位王妃,是楚系的自己人,也就是说,最大的可能,那位王妃就是熊启的妹妹。
因为熊启能稳坐丞相十几年,是肯定有势力支撑的。
很多人肯定会说,那李斯作为丞相也没有势力啊。
这个要从时间上来看,李斯作为丞相的时候,秦国朝堂上,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巨大势力,有的也仅仅只是家族,如蒙氏。
而昌平君的背叛,其实从头来说,他是和嬴政相互背叛而已。
因为在始皇十七年时,有一个楚系势力关键人物去逝了,那就是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这位楚系势力领军人的去逝,也宣告着嬴政开始打压朝堂最后一个巨大势力。
然而就是嬴政打压了几年,这时一场关键的战役爆发。
李信伐楚。
可能嬴政都没想到,本是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