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竞技 > 象棋少年! > 第九十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碰乱棋子时,碰乱方应在自己用时内摆正,不判罚。如已按钟或按钟后碰乱棋子,当对方时间内不足3分钟时,判碰乱方负;对方用时在3分钟以上(含3分钟),为其增加3分钟用时。碰乱棋子的标准为2个及以上棋子离开交叉点或将棋子碰出棋盘外。

也即是说,在自己的时间里,碰乱了棋子,及时恢复就行,但是在对手的时间里,就视为占用对手时间,干扰对手行棋,必须要加以判罚。

这个规则的诞生,还是和大名鼎鼎的胡司令有关。

在2009年首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胡司令和湖南棋手谢业枧的快棋比赛中,谢实战获胜,但中间碰掉了胡荣华的棋子,胡荣华当场提出疑义,但当时没有这类规定,谢业枧于是获胜,并在那次比赛中取得了冠军。这次事件之后,碰乱棋子的规定便产生。

实话讲,这个规则的存在很有必要,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判罚的尺度如今却饱受争议。

在这个规则诞生之初,象棋比赛的时间还很充足,慢棋基本用时一个小时起步,那时候棋手的剩余时间还是能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这时候被碰乱棋子,给你加3分钟,是给被干扰的棋手时间补偿,找棋子,摆棋子,顺便平复心情,比赛继续,啥也耽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连带着象棋比赛也跟着大提速,到如今,慢棋的标准已经降到了二十分钟,十分钟的快棋,五分钟的超快棋大行其道,甚至连三分钟的特快棋都冒了出来(笔者认为这是瞎胡搞,不如干脆比手速算了)。

这种情况下,3分钟的判负标准就显得太苛刻了。

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棋手下到后面,都在一分钟以内进行生死时速的较量,很多甚至在超时线上徘徊,这种紧张的状态,又加剧了棋手出错的可能。

在最新的象甲比赛中,短短八轮比赛居然出现了五次碰乱棋子的情况,其中四次判负,仅有一次因对手的剩余时间大于3分钟,又加了3分钟继续比赛。

这种情况频繁出现,裁判确实有必要考虑一下,棋规是否有及时修改以适应实际的必要,毕竟棋迷们都是来观看比赛的,不是打赌谁会打乱棋子的。

至于修改的方向,一是可以降低判负的时间,比如一分钟甚至三十秒,或者不看时间,直接给被干扰的棋手一定的加时补偿,这当然是笔者的一点浅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这些都是后话,既然现在有规定,那就按现在的规定来。

杨无敌的命运,现在要由叶知秋的时间来决定。

那么问题来了,叶知秋的时间到底够不够3分钟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