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仙侠 > 汉祚 > 第十七章 敢问苍天(4K)

对面司马懿不成?!”

言辞坠地,宛若刀劈斧凿,众人顿时被慑住,最前面的董允一个不稳,差点呛到了喉咙,其余大臣也都各自失态,最后竟齐齐失声,不敢再言。

诸葛亮也是愕然良久,方才摇头失笑:“陛下言重了。”

“具是发自肺腑。”刘禅却摇了摇头,面色平静:“往日我在宫中不知这天下事竟有如此之难,可这次出行至此,心中百般艰苦,万般磨难,到最后却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做什么,都得早下决心,然后方能拼尽全力。这世间万般事便没有容易的,后方负着重税的百姓、前方打着仗的士卒、凡数十载日月,披荆斩棘,不分昼夜,所历所行,那些死了的、埋葬在历史深处的英烈们他们哪一个不难?便是咱们,今日站在这里,抬头仰望是天空,低头便是大地,哪一个不难?可便是再难,这事情是不是也得做下去?”

刘禅言语凛然,继续不停。“当然……肯定要有当然了,当皇帝的不能是恶人,我更不能明知道难却还以此逼迫你们不求回报,尽心王事。今日,便当着相父的面与你们明言,我皇汉立世几百年,从高祖至今,万万不能断送在我刘禅手中,如果日后真到亡国之际,便是我刘禅赴死之时,但凡尔等还有一丝情意,且无需留恋,或死或降皆请随意,不必告知,以全今日豪情!”

“陛下!臣......”董允为人刚直,闻言简直悲愤,却待再言,却又被刘禅挥手阻止。

“你们无需再言,今日之事,今日之言当即刻明发诏书,告示天下!”刘禅面无表情,身形不动:“不必等回到成都,就在这里,在相父眼前,将此昭告天下!”

在场众人纷纷震动,抬起头来却都是泪流满面,狼狈不堪。

且说,无论如何,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传下来的汉朝社会基本上就是以儒学治天下。

而儒家学说有一重要特点,就是把政治伦理化,将统治者与服从者的政治关系染上宗法观念的温情色彩。

这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的概括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父从伦理上来说便是全天下地位最高、辈分最高的人。

可现在这样一个人说出这样一番话,却是极大的冲击了董允等人的内心。

实际上,其余所有人都在刘禅这番话后做出了最激烈的反应,俯首流泪的不说,最崩溃的董允干脆直接下跪叩首不停!

这不是什么反对不反对的,只是身为君父的刘禅第一次将所有的事情摆到了台面上而已……

不过这么一折腾,到了最后,截止到目前刘禅想说想做的所有的事情,基本上全都说完做完了。

“陛下此决心天地可鉴。”诸葛亮在闭目沉默了一会后,却是睁开眼睛,为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句号。

且说,暂且不论前三件事情,就论这最后一件。

诸葛亮看似在问往后国策,实际上还不是在给刘禅一个立威的机会?

不过,若只如此,刘禅对这位“武庙十哲”最多便只是敬佩尊重,也不至于如此失态,真正让他产生这多次冲动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对方今日的态度。

从他进帐表明身份起,其人近乎是完全配合刘禅。

说白了,刘禅此来也就是五丈原的掌控权,对方有稍微实质性的推脱与要挟吗?

没有!对方甚至主动做出了交接!

甚至在最后也是强撑着病体出帐。

他甚至没有询问,也不敢询问,刘禅会不会接收了兵马后,等局势一安稳便带兵回返成都,弃了他苦苦守了大半年的五丈原。

这简直有些卑微了。

当然,这和兴复汉室的希望相比,又似乎什么都值得。

刘禅可以肯定,诸葛亮见到自己过来,一开始是惊讶,到现在则完全是开心振奋,慷慨激昂的。

但是这种感情来得太晚,别人也不懂,只有他们二人之间稍能意会。

“陛下今日着实让我刮目相看。”诸葛亮抬头望天,却是轻轻叹息:“不过这么好的天居然无月。”

“相父还在意这个吗?”刘禅也收敛情绪,上前扶住他:“有月无月,今日都是满月,二八二九,此时都是中秋。”

“陛下此言甚是。”诸葛亮叹息一声。“老臣这一辈子便如今晚的夜色一般,不知何时起,这天便黑了。

漫天的乌云遮住了日月,山雨袭来,天塌地陷。

茫茫然不知从何而起,遍地的风雪,满面的刀剑。

数十载征战,从东到西,自南向北。

千万里道路,仰头是天地,俯首是乾坤。

青山处处埋白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没曾想到最后却空乏一身,白却了鬓发,却没能了却了王事。

先帝啊先帝,臣老了,臣累了,臣走不动了。

臣不过一届朽木,哪里便做得了这大汉的擎天玉柱?

先帝啊,臣有愧,却是愧不敢见你啊,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