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 约个冥妻娶回家 > 第一百零九章 回忆――小仇和父亲的攀登

一路去黑湖的美片,我是一路拍着美丽的照片过去的,有一种没是用文字去记录,还有一种美是停留在你的相机里。

仇哥和小仇是一对父子,当仇哥催逼小仇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让我想起了青衣佐刀父子。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坚强人格、勇于挑战和忍受的精神,青衣佐刀前辈的经历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然后想到三十岁的自己,居然无一半个子,膝下无望。

凌晨四点准备出发的时候,天空又下起了雨,我们就集体躺床上休息。对讲机里是另一个向导小朱苦逼的1:3,开始当然是调戏他,互相逗了几句。不过我能理解他的闷苦,后来就不再跟他对话,隔个十分钟自己从床上起来看天。

天公不美,我们一直等到天亮。即使是出发了,我们也没有想过登顶,毕竟天气一直没有变好的迹象。我应该是最理想主义的“带小仇登上5000米雪线是没有问题的”,小仇只是被他爸爸带着来玩;仇哥可能却有他自己的计划。

我们开始攀登,对于我来说,每一次的攀登都是不一样的,就在攀登路上,我只是一直在想,那一株还阳草要怎样才能出现呢?感受到了自己好像即将面临险境。然后我们却完全不知道说什么。

雨水之后河滩涨起了大水,浪费半个小时终于过河。前面一大段我们都在慢慢走,边走边拍。4950米下的缓坡,小伙子说头晕,实在不想走了。我摆出了“人生导师”的姿态,循循教导:坐下来休息调整一下,喝点水吃点东西,你已经离5000米雪线很近了。坚持一下,到雪线走走。

雪线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是象征了一个点,在以后来看的话,今天你至少超越了自己,到达了这个点…”就这样被我忽悠到了5000米换冰爪处。拍了照片,捡了两块给妈妈的纪念石头,确认不再往上,跟下方的老罗和仇哥联络,我们下撤了。

往下三个坡坡,我们遇见了仇哥。这一次仇哥用父亲的威严和实际经历教育着孩子:“我这么慢都坚持下来了,走到这里,还要继续往上,你有什么理由下山呢?继续陪爸爸往上走吧……”在一番调教后,小仇气呼呼地“那就走吧”。

5000米、换冰爪,还是生气着地往上走,“这个老头不

知道在想什么,自己受苦还要拉上我,我为什么要受这个苦呢?看着吧,他肯定会让我登顶的”。一方面,我在暗暗好笑,这两父子挺有意思的;另一方面,有些微的担忧,气愤和冲动对于登山是忌讳的。尤其,在5250米的亮冰区更需谨慎,眼力所及没有更好的路线,只得直接跨过去(担忧体现在:我就站在他身后,做好了扶持的准备)。绝望坡上以海拔200m/h速度攀登,已经算是很快。

在最后的陡坡前,小仇接近崩溃,哭着吼着:“我为什么要来爬山受苦,要来登顶!”当他开始步履无力却又疯狂地想往上冲时,我在旁边不断地提醒他往右边走一走,当我想拉他一把的时候,我只是考虑到当时的危险性:他在顶峰前最后一段接近崩溃,精神冲动;云雾弥漫刮起风雪,而左手五米处就是月亮湾的悬崖——他愤怒地甩开我的手:不要你扶!

看到顶峰在前,他又开始哭泣:要到了要到了。触摸到5396的牌子,最后的一丝压抑终于释放,哭喊齐出:啊…!我终于做到了,终于登顶了!“成功了,就是这么简单!”当小仇哭过之后,他反而清醒了:他感谢并拥抱了我;下山的时候,他也主动说,我跟在你后面走。

每一次的出发,都意味着我带着美好的愿望和危险同时出发了,月亮湾和陡坡上,危险随时都在,我们没必要赶在谁的前面说的后面。顶峰是一个象征点,一张图讲述心路旅程,所以,我为什么在中午12点、5000米雪线还要带他登顶呢?因为一句玩笑的“给你封红包”?——No!

对我来说,我一直没有行使向导的独断权“你不行,你要下撤”;我更多地希望,每一个攀登者,都能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作何决定,我们根据情况,一起共同抉择。当然,面对恶劣天气和虚弱个人,我们也将我们共同暴露在危险之中——上或不上,是个问题,甚或有时,是个涉及生死的问题。所以这种情况更需要队员对自己有充分客观的认识。小伙子就要去读大学,希望这次经历让他成长。

“A part of my mountain lives,a **all part of our real lives.没有哭过,怎么成为男人。”这是登

顶后第二天我回到村子写下的。对于我们来说,登山,只是我雪山之路的一部分,更只是我们生活的一小部分。但这一部分,一样映射了你的人生状态和意志精神。小仇还是个小伙子,马上就要去读大学了,这次难得的父子雪山行,深刻的一堂雪山课,不知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呢?

男儿并不是没有眼泪,不轻弹,但也不可耻;面对困难,面对自我,每一滴眼泪都会铸成我们成长的印迹。从仇哥父子身上,我看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清透认识、殷殷希望;我看到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服从遵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