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 > 历史 > 世子的崛起 > 五百四十一、吴正清的真面目+学成

来往紧密。

而太行山中黑豹子带领的村民他们也去看了一趟,棉花种子已经种下,有一些已经发芽了。

李星洲大喜。

回到王府之后,两人去梳洗休息了,李星洲也必须接着去枢密院办公,于是给厨房交代一声,晚上要给他们两接风洗尘,然后就离开了王府。

......

杨文广闭目站在军帐前,面前烛火闪烁不定,长子杨虎落后半步,军中几个得力属下也在。

大帐中安静得可怕,他所率的禁军武烈军,和儿子从太原带来的杨家军已经汇合,大军拢共达五万多人,连绵营帐在太行山脚下连成一条长龙,见头不见尾。

与威武军势不同,此时中军大营显得更加沉闷。

“父亲,要不.......就答应他吧,反正影响不会太大,再者......再者他是皇后的侄女,天家近亲啊。”杨虎道。

杨文广闭眼叹了口气,成都府路吴正清来信,信中说得隐晦,但意思很明白,给他儿子在军中安排一个先锋职位,只是虚衔,但他儿子不会上战场。

目的在于如果这次大战有军功,那么他儿子也会有份,道理很简单,其中字里行间还隐约有威胁之意,如果他不安排,成都府路的军粮可能就不能按时送到。

至于他为何敢这么做,因为理由多得是......道路坍塌,遇上匪盗等等都能说。

吴正清想让自己儿子蹭功勋,而且是白蹭,可他有威胁杨文广的办法,那就是军粮。

这种事没法说清,如果向朝廷告他军粮补给不力,延误战机,他有一万种借口,加上是皇后的侄儿,又给朝廷许众多钱粮,根本不可能罪及其身。

若是别人只怕已经答应了。

杨文广看了众人一圈:“老夫打了半辈子的仗,我是什么性子你们都了解,老夫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功勋是将士们靠着性命沙场搏杀得来的,他吴正清的儿子何德何能无功受禄,吃我军士的血!”

“可是父亲,军粮.....”

“没了成都府路的军粮,还有太原的,还有三交,哪里都是粮!”杨文广打断儿子:“我会写奏表,上奏朝廷此事。”

大家都点头同意,有人愤慨道:“这吴正清真不是东西,家国大事,他居然敢公然为自己牟利,要挟将军.....”

“他是有预谋的,起初靠着给朝廷承诺钱粮谋得转运使之职的时候,就有许多大臣反对,那是老夫倒觉得没什么,毕竟他确实为国为民了......捐了那么多钱粮于国有利,加上太后侄子,也算贵胄,某个转运使也好。”杨文官道。

“那时候开元府尹何大人就很反感此事,我问他为何,他说吴正清行事不正,心术不正,居高位就会败坏风气......”

杨文广摇摇头:“当时我只以为他是迂腐之言,可现在看来何大人完全言中了......人心难改,以小见大,吴正清这人着实卑劣!”他重重拍了案桌。

大帐中只有叹息,因为他们也没办法,只希望吴正清没那么大胆子,及时将军粮送到吧,因为大军就要北上,时日无多。

“父亲,或许可以假许之?之后反悔也不迟啊。”杨虎突然激动的道,他觉得自己想了个极好的点子。

等他抬头却发现众人都看着他,父亲也看着他,目光中情绪复杂,他看不懂那是什么。

最后父亲挥挥手:“你先下去吧。”

杨虎不解,父亲又加重语气:“你先下去!”

他张张嘴,无奈之下只好拱手退出大帐,随后杨文广又让众多将领也退去,只留下他的老伙计,左膀右臂,太原府厢军指挥使钱必。

“一点也不像我......”儿子走后,杨文广才淡淡看着他的背影道,声音中没有情绪。

“或许少主还年轻。”他的副手,今前军指挥钱必看着杨虎背影说。

杨文广嘴角一抽:“还年轻,你怕是在说笑。上次死在土匪手中的几百老伙计就是个教训,只怪我太偏爱。”

“胜败乃兵家常事,谁又能每次都赢呢。”钱必抱着手臂反驳。

“你不用替他遮掩,老子的儿子老子最清楚,兵败和送死是两回事。”杨文广说,随后回头看向大帐,叹气道:“我怕杨家数代英名,会毁在他手里。

现在我算明白当初魏武帝为何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了,至少文帝不及父辈,但也可圈可点。”

“将军别老想着和别人家孩子比.....”钱必苦涩,看来他也很有这方面经验。

杨文广摇摇头:“我那只是跟作古之人比,要是比比当今,真能气死老夫。”

“当今有什么少年人能入将军眼。”

杨文广坐下,伸手招呼老友也坐下:“多的去了,不过一说起少年英雄,这两年非平南王莫属,景国上下,哪里听不到他的事。”

“将军觉得如何?”

“如何?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这次进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